你説去年暑假7~9月是旺季卻不淡就是警訊,陸方緊縮政策而減少大陸旅客入台停止核發證,已經發証的將至年底消耗完畢,意味著109/1月不會有大宗陸客,另外日、韓、港、東南亞、歐美、俄羅斯客會支撐來台缺口。
萬聖節後,11/15接獲楊副總的聖誕節檔期邀約再做一波促銷,放大展品兩倍的面積,營業目標將12月接元月過年檔期衝一波,平均獲利,未料12月實際營收稍有起色但也僅止於比前季少賠,你笑説,該往好的方面想,少賠即是賺的阿Q精神嗎?
元月10統總大選完,更不利當初的營業目標,確是藍、綠對決,若藍選蠃還可能會鬆綁陸客來台,不急獨不急統之下,注入活水,沒想到失利。
花成本是價格,打擊的算價值。
如果去年十月收,你更慌,沒有想法一時不知要何去何從,花出去是價格,打擊算是價格,一直面對問題,一直解決問題,挺住,就活下來。
11月有念頭將商品於購物平台上架,而且明知無法賺快錢,佐以經營網站,於是狂寫文,因為沒有頭緒,所以賭眼前一途,狂!也是專注,就算是自流量導至購物平台,也非常清楚必需下廣告才有生意,等不及,但這一定要做,從沒有訂單,到學會拍照上架,同項目還陸續拍三次,因為不美,一直要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商品才有分,僅管産品上架對網上貢獻只有10%,但是有100%的必要性,因為銷售是長期持續的信任。
關於這個環節非做不可,是簡單不簡單,簡單是指沒有雜音想小做,就做小,或想做大就做多大,且無支援,因為是你要做的,不孤獨也是一種挑戰。
或選擇往後再回頭補強,但談何容易,在你看來後做可沒有比較輕鬆,原因有二,第一、膝蓋彎不下,回頭來做初階你願意嗎?第二、這個的選擇像地下停車場連續壁漏水一樣,抓漏重來工程比較大,但如果是必要性那也無可後非,結果若是止住了,不美觀但可接受,搞剛,科科!
企業賣掉有兩種一種是賠錢公司賣,一種是賺錢公司賣,你想著你會是後者,你常說哪一天若有人想投資你,你就發達了。每當你有偉大夢想時,人家會説是天方夜譚或是作夢。
產品上架是堆疊商譽,你説這是插旗,開發商品或提供服務,市場成熟時,消費者黏著度高,充滿遠景,企業會賣得好價錢。
去年十月,如果你有10萬備用金,難不成你會主動下架商品等吃山空嗎?你非常糾結,當初立志把副業做起來,再怎麼辛苦都好,雖然這是花50%的時間,可要用100%的專注給它做起來,不是嗎?
也就是說若有10萬備用金的存在,會令你感到安逸,就沒有立即的經營壓力,同時不長進面對本業這個做你不想繼續投入經營,還要眼睜睜看著沒興趣的事、也不會有產能的市場,還照樣支出,糾結地一再反覆出現。
看在楊副總和劉經理眼裡,繼續是對的,12月、元月大戰,取信她們倆雖然當時你還不是咖,但是塊料,必竟狂風知勁草,若不是這樣經歷市場波折、逆風亂陣,那天,河東河西時怎能順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