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談美:蕭敬騰
影片YouTube 點撃如下:
————————我是 分隔
昨天在《紐約時報》看到一則報導,心情很複雜。
美國某個州的一位重症醫師聽說紐約疫情重災區在徵志願醫療人員後,立刻動身前往援助。
原本他打算住當地跟政府合作的醫護特約飯店,但據說中間很多配套細節還沒處理好,沒辦法入住。
剛好他弟弟住在曼哈頓高級地段,於是就把自己的房子借他住(弟弟一家出城避難了)。
沒想到這醫生工作沒幾天,某天早上跟大樓保全聊起自己「為什麼來紐約」、「在哪個醫院幫忙」之後,那天晚上,保全就通知醫生和屋主(弟弟):
「很抱歉,大樓管委會拒絕讓你哥哥住在這棟大樓裡⋯」
理由是怕病毒傳散。
人不在家的屋主不斷交涉也無法成功,最後只好請哥哥另找他處居住。
住戶的焦慮恐慌不是不能理解,但這樣的對待不免有些粗暴冷血。
被趕走的醫生自己倒是看得開,他說,「在戰爭裡,關於人性和人會做出來的事,總有上百萬件可以寫。」
——
這則報導上提到,其實很多紐約的有錢人早就跑出城了,無法離開的,多半都是沒辦法擁有Plan B的人。
其實這描述還真不假。
我想起兩個住在紐約精華區超富裕的朋友,他們的動態早已在幾週前就不在原居地,一個跑到幾小時車程外的山區度假別墅,另一個也跑去私人海邊度假屋。
———
很多人說,疫情之前人人平等,大家都可能感染。
這句話,對也不對。
因為有錢的人事實上擁有更多「降低被感染」的機會。即便感染了,也有較高的機會獲得治療。
就不說超級有錢人了,其實中產和白領階級也算吃糖的一群了。
當我們在家坐等線上購物快遞把食物、食材送來家裡,感覺好安心時,反過來想,其實背後是有一個家庭,不得不在這時候從事快遞工作冒險維持家計開銷。
儘管也不願意他們冒險,但你不叫快遞更慘,他們連基本收入都沒了。
有得選擇,是最大的特權。
能坐在家裡只是覺得無聊,是幸福的。
內容摘自:御姐愛(徐豫)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261535000627476/posts/2794039357377015/